每经记者 周逸斐 每经编辑 陈旭

6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强体重管理 促进群众健康”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国家中医药局等16个部门启动了“体重管理年”活动,旨在通过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提高全民的体重管理意识,并通过提高体重精准管理水平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体重管理的支持性环境,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推动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的改善。

为何启动“体重管理年”

当前体重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启动“体重管理年”这项活动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这项活动有什么样的特点,对于提升人群健康状况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对此表示,许多研究都表明,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与许多疾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说超重与肥胖问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还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都有关系,是这些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超重问题、肥胖问题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亟需加强干预,予以改善。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全国爱卫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了“体重管理年”活动。“体重管理年”活动突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强调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公众体重管理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重管理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健康体重、主动参与并重视体重的管理。

二是强调动员社会和群众广泛参与和积极行动。推动体重管理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医疗卫生机构、进餐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引导群众将健康理念转化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动,做到知体重、管体重、得健康,形成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的局面。

三是强调注重分类指导,提高体重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准化水平。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专家、行业学协会以及社会团体的作用,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编制和发布体重管理权威信息,并加强指导,提高群众管理体重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四是强调科技支撑和赋能,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转化应用,推动体重管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比如可以通过研发智能可穿戴设备,监测体重管理相关指标,充分运用大数据,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用于体重监测和健康管理,促进广大群众维持适宜的和健康的体重水平。

“我们希望通过‘体重管理年’活动,对我们国家居民的体重管理能够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健康体重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逐渐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郭燕红强调。

注意“减重”“减肥”误区

俗话说“减肥三分靠练、七分靠吃”,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科学地做好体重管理?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表示,这一说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强调膳食能量摄入的可控性,也就是说“管住嘴”可能更容易实现。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群,如靠运动或健身支出能量,特别是高强度活动,长时间有困难,靠支出能量难以实现。”赵文华表示,超重或肥胖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吃和动之间的不平衡,所以减重减肥的关键,一定是严格控制吃的总能量摄入,做到“够了就好”,甚至“少吃一点更好”。

另一方面,一定要把吃进去的能量,特别是多吃进的能量支出去,应该坚持“多动一点更好”,进和出二者的平衡,对于健康体重的维持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社会上,有一些‘减重’‘减肥’的误区,比如断食、过度节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不吃主食),甚至是生酮饮食,这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流行,觉得不吃主食对体重很有好处,不吃脂肪也有好处,这样做是不对的。”赵文华解释说,因为这种饮食方式本身就忽略了人体健康对各种各样食物的需求、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素。所以饮食不仅要多样化,还要有规律,盲目减重不仅不能实现减重的目标,还可能导致体重反弹,甚至带来更大的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