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籍开国元勋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 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
魏敬(599—691)字玉珏,号云霄,世称魏妈,河南光州固始人,隋朝中书令魏潜之女。
何曾(199~278年),原名何谏,族名何瑞谏,字颖考,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县)人。西晋开国元勋,曹魏太仆何夔之子,西晋开国元勋。出身陈郡何氏,博学好学,事亲至孝,袭封阳武亭侯。初为平原侯文学掾,随侍皇子曹叡。魏明帝即位,擢散骑侍郎,迁典农中郎将,主张“为政之本在于得人”,甚为时人称颂。
解放军哪位将军籍贯是河南登封的
1、传奇将军许世友 河南新县许家龛人,一生极负传奇色彩, 领导并指挥了许多著名战役,战功卓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将领。 从放牛娃到将军的李德生 河南新县陈店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上将,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多次负伤,屡建战功,有“骁将”之称。
2、我只是把你说的河南登封给你解释下,并不是陈胜的出生地,只是解释而已。陈胜的故里应该是汝南之阳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史记·陈涉世家》曰:“陈胜者,阳城人也。”对阳城之名,从来没有异议。而对阳城一地,向有二说。
3、有一位名鲧(gun,滚)号若阳的人,是黄帝族后裔,为夏部落酋长,被封在崇(今河南登封崇山附近),为崇伯,赐姓姒。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生性耿直,为人有些恃才自负。 滔滔洪水漫患中原大地,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尧命鲧去治理洪水。 鲧采用筑堤围堵的方法,企图把洪水堵住。
4、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如果祖父及以上父系的祖先是在河南久居或者出生,那么你的籍贯就是河南。籍贯一般从父,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公安部的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该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
5、河南博物院有九大镇馆之宝,各个身怀绝技,云纹铜禁、莲鹤方壶和贾湖骨笛上过《国家宝藏》,杜岭方鼎直接把郑州送进了古都俱乐部,甚至还有一些文物禁止出国展览。它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它们出土的地方,合起来就是一张河南宝藏地图。
6、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河南籍上将l7人
1、河南籍上将17人:许世友、李德生、尤太忠、万海峰、曹双明、曹刚川、张树田、乔清晨、吴双战、李乾元、刘永治、彭小枫、常万全、马晓天、贾廷安、田修思、戚建国。
2、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声名显赫的河南籍三国名将,您认识几位?
1、豫州颍川郡在盛产谋士河南籍上将中将一览表的同时也不乏名将河南籍上将中将一览表,其中佼佼者当属钟繇之子钟会和陈群之子陈泰河南籍上将中将一览表:钟繇、钟会父子是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人河南籍上将中将一览表,陈群、陈泰父子是颍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人。
2、第三位:乐肇,他是曹魏名将乐进之孙、乐綝之子。乐綝被害后,乐肈沿袭了广昌亭侯的爵位加入了曹魏集团。由于乐肈加入曹魏时已经到了曹魏末期,所以,史料中对其没有详细的记载,其生平事迹与最终结果也不得而知。
3、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而杨氏一门家学亦颇渊源,《后汉书》记载杨震父宝,“习《欧阳尚书》。
4、两次交锋,奠定了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官职提拔,比攻城野战,声名显赫的廉颇还高。廉颇不服,百般相辱,而蔺相如却一退再退,百般忍让。
5、除廉、蔺二人,还有赵奢、李牧等名将,但我们注意到,在文章末尾加入评论的“太史公曰”中,凡67字,字字千金,全部是表彰蔺相如的,全文如下:“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河南籍上将中将一览表;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6、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发表评论
2024-07-08 02:42:25回复
2024-07-08 02:59:03回复
2024-07-08 05:29:04回复
2024-07-08 08:28:18回复
2024-07-08 05:23:30回复
2024-07-08 03:57:12回复
2024-07-08 04:10:48回复
2024-07-08 02:53:03回复
2024-07-08 06:50:47回复
2024-07-08 08:46:09回复
2024-07-08 03:15:56回复